|
|
订阅社区杂志 |
合肥将建134个大气小型标准站,精准开展大气污染溯源 |
(时间:2020-3-12 10:15:10) |
近日,《2020年合肥市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明确了监测范围、指标、频次、数据报送等内容,还将借力科技,推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监测体系,让生态环境能够实时 “全身体检”。 监测方案涵盖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辐射环境质量等方面,计划布设监测断面(点位)300多个,包含PM2.5、PM10、水源地水质等常规监测项目,以及酸雨、挥发性有机物、降尘量等专项监测内容,覆盖地表水、排污口等城市重点区域,地下水、农田灌溉水等农村重点流域,确保监测天地一体、上下协同。 另外,合肥环境监测手段将更加自动化。在已建64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基础上,新建95个微型水质自动站,覆盖巢湖流域支干流交汇处、行政区域交界处,水质考核断面、饮用水水源地。在已建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建设134个大气小型标准站,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投资1800万元,利用激光雷达、走航车等高科技手段,精准开展大气污染溯源,实时监控空气质量。 方案还明确,严格执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查评估各地监测任务完成情况和数据质量,考核各地实验室监测能力,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对第三方单位监测数据的外部控制,定期核查,每月进行手工质控比对,发现数据异常时,立即督办处理。建立监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确保“有数可用、数尽其用”。
|
|
|
|
推荐图片 |
 |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会议在京召 | 12月22日至24日,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