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北京市PM2.5治理已大幅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时间:2019-1-23 10:21:53)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1日表示,2018年,北京市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比2015年下降37%,大幅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炳江介绍,根据“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30%,从8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
  他表示,从历年改善情况来看,全国每年下降4微克/立方米,北京市实现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北京市和各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周边其他省市也深入开展区域联防联控;生态环境部联合京津冀晋鲁豫6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同期北京市气象条件总体比较有利,颗粒物浓度明显降低。
  他提出,要认识到北京市空气质量相对高位运行的状态是十分脆弱的。受到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空气质量会出现波动,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表现就更为突出。今年1月12日夜间,受静稳天气影响,北京市又经历了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说明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加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煤炭消耗量高、机动车排放量大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因此,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既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持久战,又要打好攻坚战。
  “北京的减排量不足以支持PM2.5持续下降,解决传输通道污染成为当务之急。”刘炳江说,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从长期看与疏解非首都功能进度有关,但短期来看,由于气象条件不利,北京2019年能够把51微克的成果巩固住,就是最大的成就。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沈阳 共商大气污染预防 
  为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成员经济体中小企业间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在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发展,加速企业间成果对接与洽谈,由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