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被忽视 主因难度和成本高
(时间:2016-7-29 9:35:24)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42.5%、18.8%,两者占据了监测点数量的60%以上。
  地下水污染状况的评估和修复被忽视
  一位业内专家坦言,就他接触的科研和工程项目来看,部分城市、地区地下水污染呈加剧态势。更令他感到忧心的是,目前在对污染场地的治理修复中,往往只考虑对土壤本身的修复,较少涉及对“毒地”下方地下水污染状况的评估和修复。然而有人认为,有毒的土壤会通过扬尘等暴露途径危害人体健康,而地下水深埋地底,只要不抽取来用,就不会对人造成危害,没必要治理。
  事实上,地下水和土壤的关系并不是割裂的。这位专家指出,被污染的地下水不经处理,其中所含的污染物会通过挥发等方式进入其上方的土壤,因此,仅仅治理土壤是不够的。再者,地下水是流动的,其所含的污染物会随着水体流动发生迁移,从而威胁到附近的地下水敏感点,比如地下水水源地等。
  地下水修复的难度和成本太高
  在另一位业内专家看来,国内污染场地修复较少涉及地下水的原因之一在于,地下水修复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修复污染场地下方的地下水,首先要明确污染源和污染范围。一些污染场地上方原先建有化工厂,如果能有详细图纸了解工厂工艺流程和排污管网的设置等,对污染源的排查会有重要意义。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很难收集到化工厂相关的原始资料,增加了排查的难度。此外,地下水的污染可能并不局限于污染场地下方的一小块地方,有的甚至涉及到厂外附近更大的范围,对如此大的水量进行修复也十分困难,成本也很高。”
  为了摸清场地地下水污染状况,业内专家认为,在场地调查的第一阶段,为明确地下水污染状况,应该采取网格式布点的方案,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现实情况是,业主往往要求修复工期短、费用少,以致评估方在现场设的取样点比较少,甚至根据业主的主观需求来进行布点,影响到报告的客观性。”
  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处理技术
  目前对地下水污染修复可大致分为两类:异地处理和原位修复。据介绍,异地处理是将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出运走进行处理。原位修复则是在受污染的区域采取物理隔绝或生物化学等方式对地下水体进行处理。物理隔绝是通过构筑墙体将污染水体封闭起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生物化学处理包括往地下注入气体、微生物、化学试剂等对水体进行修复。
  “尽管处理技术很多,但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目前没有哪种技术能将被污染后的地下水完全修复到污染之前的状态,另外,地下水修复过程漫长,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由此带来的高成本可想而知。国外有个案例,运行了10多年也难以达到预设修复目标,只好调低期望值。”一位水污染治理专家如是说。
  另外,由于无法直观看到,如何科学评价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效果确实是一大难题。在国外,有采取设置监测井的方式,根据浓度或污染物削减量来评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效果,这一方式目前在国内的场地修复工程中尚未采用。“我们需要探索经济可行的评估方式,更好的效果评估也有利于推动地下水污染修复工作的展开。”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确保实现“十 
  7月1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到省环保厅调研。这是赵克志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观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展示,详细询问设备应用情况。   7月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