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环境司法机关对接环境行政防污护源
(时间:2014-3-25 11:15:39)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环境保护联动式司法办案机制,协调联动成员单位依托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坚持建立环境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做到各部门协作配合的规范性、案件移送的及时性,进一步强化环保行政机关与环保司法机关的环保信息通道,加强环境司法部门和环境行政机关合作 
  重庆万州地处长江三峡库区,素有生态涵养之称。近年来,当地各种环境案件频发,严重损害了三峡库区的生态资源。
  为保护库区生态,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市检察院、公安局环保局联合调研,2011年12月6日在万州区人民法院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对长江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污染和其他环境保护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实行“三审合一”集中管辖,并依法发布环境保护禁止令,禁止非法捕鱼、破坏森林、电磁辐射、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司法、行政联动办案,有效保护了三峡库区生态资源。
统一司法尺度
  “在当前审判机制下,法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复杂的案件审理需要。”万州区法院院长卢伟说,这一难题促使法院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案件审判组织,以集中化专业化审判提高案件审判水平、保证质量。
  2011年,重庆高院制定下发《关于集中审理刑事、民事、行政环境保护案件的意见》,提出要努力构建环境保护案件“三审合一”审判工作机制。万州区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负责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案件和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三审合一”确保环境保护案件适用法律相对统一。
  数据显示,环境保护案件集中审理后,相关环保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案件没有发回重审的,也没有滥诉缠访案件。9个基层法院的环境保护案件均由万州区法院环境审判法庭审理,司法尺度也统一了。
  卢伟说,“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突出了专业审判、复合法官、环保团队的特色,审判人员更加稳定,审判组织更加专业,审判结果也得到更多尊重,运用这种方式,万州区法院已成功审理多起环境保护纠纷案。
  在一起非法采伐案中,59岁的谢德全被环境审判法庭判处缓刑,并被要求到指定的基地进行生态复绿管护,不仅社会效果良好,审判结果也得到被告人的尊重。
  2012年至今,万州区法院共受理环境保护刑事、民事、行政非诉案件283件。环境审判庭成立以来,辖区居民环境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1月5日止,万州区民众通过网上直通车、三风热线、阳光政务114、区长信箱及来人来访等途径,向区环保局反映环境污染案件共计970余件。
司法联手行政
  “我愿意出钱购买鱼苗放养到长江,弥补自己的罪过。”“我也愿意。”成某、彭某两人当庭真诚地表示。原来,二人平时看到有一些人在长江大宁河里电鱼卖,觉得这个买卖很赚钱,决定也去试试。
  在法定禁鱼期间,二人使用捕鱼船、电瓶、升压器、渔网等工具,在巫山长江大宁河多次非法捕捞水产品。本以为可以稳稳当当地挣钱,谁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案发。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3年和有期徒刑1年缓刑两年。庭审中二人真诚悔罪,愿意修复被破坏的水体生态。法官也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万州区法院环保审判庭庭长陈伟表示,环保审判庭与行政机关组织非法电鱼人员进行增殖放流,既是打击犯罪、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的实践需求,更是修复长江生态的审判探索。
  “组织非法电鱼人员进行增殖放流,是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污染者付费、损害者补偿的体现,旨在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防止污染、保护资源的目的。”环保咨询专家、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亮表示。
  万州法院认识到,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配套制度,必须采取行政执法和公安执法有效联动,建立环境保护的联动式司法办案机制,协调联动成员单位依托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坚持建立环境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做到各部门协作配合的规范性、案件移送的及时性,并且进一步强化环保行政机关与环保司法机关之间的环保信息通道,加强环境司法部门和环境行政机关的合作。
  除了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万州区法院还通过成立全国首家环境司法研究中心,开通环境司法论坛网站,选用环境司法专家陪审员,公告环境司法有奖征文活动,召开三峡库区环境司法与环境行政工作联席会等一系列措施,为环保能动司法和联动执法提供平台。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傅莹:雾霾已成中国城市标志性难题 
  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雾霾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一些城市标志性的难题,而且范围还在扩大。另外,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