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环保产业欣逢良机
(时间:2013-12-31 16:13:16)
  每个行业都逃不了兴衰的命运,在资本市场,行业轮动更为明显。那些获政策支持的行业,往往是资本青睐的重点对象。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13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再次席卷我国大部分城市,全国各地不定期出现各类空气重度污染事件,一时间空气质量成为热议话题,PM2.5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持续多年快速发展,水体污染、垃圾等各类污染事件频发,环境问题亦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政策上看,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某券商行业分析师指出,2013年环保政策点燃了资本市场热情,2014年政策目标将转为具体落实,政策预期也将转向企业盈利,政府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必将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这是超越任何行业的长景气周期。
  每个行业都逃不了兴衰的命运,在资本市场,行业轮动更为明显。那些获政策支持的行业,往往是资本青睐的重点对象。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13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再次席卷我国大部分城市,全国各地不定期出现各类空气重度污染事件,一时间空气质量成为热议话题,PM2.5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持续多年快速发展,水体污染、垃圾等各类污染事件频发,环境问题亦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政策上看,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某券商行业分析师指出,2013年环保政策点燃了资本市场热情,2014年政策目标将转为具体落实,政策预期也将转向企业盈利,政府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必将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这是超越任何行业的长景气周期。
  污水处理迎历史性发展机遇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速,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在不断增加,这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当前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水。2013年9月份,环保部常务会议对《清洁水计划》展开讨论,其整体投入或将大于大气污染防治,达到2万亿元。具体的关注点包括:饮用水安全及水源地保护;城市污水排放标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挂钩;高耗能企业级工业园区废水治理。
  有业内人士对此评价,《清洁水行动计划》的出台对于城市污水处理,自来水厂提标改造,以及工业企业、园区废水处理都将带来增量市场需求。
  在城镇污水处理方面,2012年4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率由75%提高到85%。“十二五”期间,将新增300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仅污水处理设备建设投资市场需求在600亿元左右,即每年增加120亿元。目前,按处理水量7000万吨/日测算,每年的运营费用约为260亿元,到2015年每年污水处理运营费用将达到360亿元以上,即每年增长20亿元。新建污水管网15.9万公里,管网建设投资新增2443亿元。新建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干泥)/年,污泥处理投资347亿元,考虑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将来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建设和运营费用的增量仍然较大。
  此外,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少江河湖泊因工业废水排放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从中国环保状况公报数据看,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524.5亿吨提高到2011年的684.6亿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243.1亿吨下降到2010年的237.5亿吨,下降幅度仅2.3%。
  因此,后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工业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以及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这也预示着工业水处理除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外,还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某券商分析师认为,工业污水处理领域,万邦达在煤化工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目前正在尝试新的工业水处理项目零排放工艺。而在污水厂升级改进中,津膜科技专注于膜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其业务不仅涉及市政污水处理,还包括工业污水、海水淡化等。
  垃圾焚烧盈利模式已形成
  相较于大气治理和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行业尚处于起步期。固废处理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危险废弃物处理,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盈利模式已经形成,且已进入市场化阶段,而在“十二五”期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和运营市场也将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十二五”规划,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到2015年新增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58万吨/日。截至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79.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40.91万吨/日。由此可以看出,这离“十二五”规划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预示着未来此行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从投资额看,“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设施投资总额约2636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实际投资额增长370%。与此同时,从垃圾产生量看,有统计显示,10年前人均垃圾产生量为每天0.5公斤,当前人均产生量为每天1.2公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左右。
  另外,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填埋、堆肥、焚烧、综合处理4种。技术路线上,国家鼓励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保障手段。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比例由2005年的9.82%提升到2011年的19.86%,而卫生填埋比例同期则由85.17%下降到76.88%。
  “垃圾焚烧的比例逐渐上升,但是对于垃圾焚烧排放的废气,大家还是有一定的担忧,不过从近年的情况看这一担忧有所缓解,主要表现在近年垃圾焚烧厂建设比较积极,招投标比较踊跃。”某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有券商分析师认为,从国外的发展模式看,垃圾焚烧将是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趋势。而填埋处理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填埋中的渗透物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由此带来的生态灾难更是不可修复。
  当前日本、德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垃圾焚烧比例已经很高,其中日本、丹麦等国的比例已超过70%,而我国垃圾焚烧比例还不到20%,这也显示了后期这一比例将大幅提高。
  当前垃圾焚烧领域已初步形成了 “居民付费 财政补贴 电价补贴(垃圾发电)”的运营模式,而只有资本雄厚、能够获得垃圾发电项目的企业才能分享巨大的行业蛋糕。
  桑德环境目前的技术路线由原来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及综合处理转向垃圾焚烧发电运营,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技术方向,公司具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方案,其逐步转向垃圾焚烧发电运营的战略模式相信能够实现,华西能源、盛运股份、维尔利等企业也值得关注。
  PM2.5概念可遵循两条主线
  一直以来,大气污染治理都是环保产业的重要领域。根据《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废气治理投资额达到257.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1.5%。持续的高额投入使得国内大气治理初显成效,但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6%,全国其他重点区域的PM2.5年均浓度要下降5%,未来较长一段时间,PM2.5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而2013年9月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要求经过5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PM2.5概念股可遵循两条主线。”某券商行业分析师表示,首先对PM2.5贡献最多的是汽车尾气排放,因此,可以关注汽车尾气治理带来的汽柴油油品治理升级的投资机会。三聚环保主要从事油品质量升级装置中的催化剂生产,威孚高科未来将主导国IV标准柴油车加装的汽车尾气处理系统,海越股份从事烷基化装置业务。
  空气质量治理首要目标是火电的脱硝、脱硫改造及除尘。其中除尘市场龙净环保、三维丝、菲达环保、科林环保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另外脱硝市场启源装备、中电远达、龙源技术、燃控科技等也可关注。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周生贤会见美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 
    10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联邦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司环境事务全球副总裁莉萨·杰克逊女士,双方就环保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