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河北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环保工作 |
(时间:2013-12-13 14:42:07) |
河北省定州市通过改革传统落后生产工艺、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和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环保工作,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做出了具体规定,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河北省定州市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被确定为省直管县,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在增强自身素质、扎实工作的同时,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环保工作。定州市通过改革传统落后生产工艺、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和环境宣教手段,使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得到了河北省环保厅的肯定。 抓技改升级,破解传统产业提升瓶颈。钢网、铸造、防水卷材和塑料加工是定州市传统行业,但普遍规模偏小、工艺落后、治污能力差,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定州市把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通过组织考察学习,选派技术人员到企业现场指导,积极推动铸造行业煤改电、钢网和防水卷材行业煤改气工艺升级改造。 目前,定州市完成了8家防水卷材、12家钢网、20家铸造企业工艺改造。启动了占地2000亩的塑料产业园区,使所有塑料企业入园生产,统一治污。同时,投资4000多万元对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进行技改升级,使影响定州大气质量主要因子得到了遏制。 抓管理创新,真正实现环境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在推行环保工作网格化管理划分市、乡、村三级网格的基础上,进行了点、面、线的延伸,形成点上防、面上查、线上治的工作态势。一是在“面”上延伸,监管网格直通每个村(社区)。将每个村(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设1名网格长(由包片干部担任)、2~3名网格员(即环保社会监督员)。目前,全市共建立网格单元2408个,聘请网格长2408名、网格员4816名,实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环保工作,新污染点源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二是在“点”上延伸,监管网格连通每个污染源点。对全市所有污染源全部实施网格化管理,在排污企业内部建立起网格,由企业法人(或总经理)负总责,每个排污节点都明确责任人,做到每个点源时刻有人监管,确保发生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处理。三是在“线”上延伸,监管网格贯通部门每个责任人员。21个承担环保职责的部门都制定了网格工作方案,将每一片区域、每一个排污点源都列入网格管理范围。环保系统内部建立执法网格体系。将全市划为4片22个网格,逐区域、逐企业明确监管责任人。同时,强化科技支撑,构建智慧环保系统。筹资670多万元建立企业电子动态监管地图,组建了视频监控中心,对全市排污状况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抓宣传教育,凝聚全民参与环保的强大合力。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定州市通过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工作。在定州电视台、《定州日报》分别开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举办首届环保杯全民K歌大赛,集中开展了约有万人参加的环保实践活动。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加强新闻媒体监督,对环境违法、暴力抗法的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同时,强化环境执法,成立环境执法队伍,对环境污染行为做到零容忍,严厉追责。公开选聘200名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员、7224名环境信息员,建立了一支覆盖社会各阶层的环保志愿者队伍。还设立了“局长接待日”、“12369”环保投诉热线等,畅通群众环保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极大地调动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