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周生贤赴云南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时间:2013-11-28 17:18:26)

 

 

11月26日,中央宣讲团成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与云南各界干部群众交流学习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             

  中央宣讲团11月26日在昆明举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作宣讲报告,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周生贤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系统讲解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大部署、创新举措、根本保证,以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他还从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就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除昆明主会场外,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共设立145个分会场,总计近3万人聆听了报告会。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听了报告后说,报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准确、重点突出,研机析理、解疑释惑,是对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次权威系统的辅导报告。要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引向深入,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努力开创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报告会前,周生贤先后来到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与环保系统干部群众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开展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情况,以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期盼,并逐一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11月26日上午9时,周生贤走进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与正在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昆明市空气质量的工作人员进行交谈。自动化监测室主任冯晖从一线环保工作者的角度提出:“现在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们常常感到任务很繁重,压力很大,能否通过改革,让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做好环保工作?”
  “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周密的安排部署,其中就提到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环保部门也要深化改革,理顺工作的体制机制。”周生贤举例说,我们可以探索委托社会第三方参与环境监测,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工作的动力和活力,“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探索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同样要稳步推进。”
  随后,周生贤来到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与来自云南省和昆明市各级环保部门、环保组织、环保科研机构的干部群众,以及高校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们进行了座谈交流。他仔细倾听、认真记录提出的意见建议,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实在具体的事例对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解答。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如何看待环境保护工作?”针对昆明市石林县环保局长桂明提出的问题。周生贤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足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审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加强顶层设计,必须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用生态文明理念看环保工作,就是要用生态文明理念来搞好经济建设,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利用好改善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倒逼机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实践证明,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正确的环境政策也是正确的经济政策;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李唯提出,“我国将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有哪些举措?”周生贤说,《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专门用一个部分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就涉及到环境监管体制的转型与改革,主要是六项任务:一是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二是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三是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四是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是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是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决定》作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突出了一个“严”字,即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源头严防,就是再不也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必须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过程严管,就是要坚决防止过程失控,制定实施最严格的过程监管制度。比如,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承载力预警制度、环评制度、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等等。后果严惩,就是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直至终身追究责任,让环境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沉痛代价。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夏峰提出了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问题。周生贤说,生态红线包括三方面内容,生态功能保障的基线、环境安全的底线、资源利用的上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结合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研究论证,尽快形成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的完整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在谈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个问题时,周生贤说,《决定》明确提出实行生态补偿制度,这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补偿机制的着眼点,是调整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生态破坏者与生态建设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明确特定的补偿责任主体,在国家层面有必要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扩大补偿范围,推动流域上下游地区、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实现生态补偿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
  在回应云南民族大学环保志愿者任奇未提出的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的问题时,周生贤说,信息公开是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过去我们有些教训,由于某些环境信息没有公开,结果媒体和群众有疑虑,造成了负面影响。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后你们大学生对环境信息公开有什么疑问,或看到我们信息哪里不公开,可以给我写信。”这番话引来大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听了周生贤深入浅出的回答,座谈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我和同事都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十分自豪。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职业培训,以及与东部发达地区开展交流的机会,加强我们的能力建设。”安宁市环境监测站站长马艳琼说出了心底的期盼。 
  “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们会很快对此作出安排,让云南的基层环保工作者有更多机会走出去学习交流,也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来这里对你们进行培训指导。”周生贤现场做出的回应,赢得了在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互动交流中,周生贤还就参与座谈的代表提出的今后如何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有效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参与座谈的代表们表示,直接同部长对话开始还有些紧张,通过与周部长推心置腹的座谈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坚定了对国家发展进步的信心和干好环保工作的决心。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学习三中全会《决定》,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努力推动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周生贤会见美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 
    10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联邦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司环境事务全球副总裁莉萨·杰克逊女士,双方就环保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