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全国碳交易试点在7省市陆续启动
(时间:2013-11-27 9:59:02)
  “只有配额明确,实际排放审核严格,碳排放交易才能有效推进。”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相关负责人26日向记者表示。当天上海的碳排放交易正式启动。
  国家在全国7个省市中推进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前已开始进入陆续启动阶段。深圳市率先开展了交易,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碳排放地方管理办法后也启动了交易,北京市近期也将紧随其后。相关人士说,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制度创新,既利于以市场化途径实现减排,又利于建设新型要素市场。
  配额不应成为“松紧带”
  “上海此次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试点企业的配额管理比较明确,一般情况下年度配额基本没有随意调整的余地。”上海环交所总裁林健表示。
  根据上海的管理办法,全市建立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对企业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清缴、交易以及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等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全市191家来自钢铁等工业行业及宾馆等非工业行业的企业,率先纳入了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
  全程参与上海试点方案制订的碳交易专家宾晖说,上海在国内率先制定出台了碳排放核算指南及各试点行业核算方法,科学确定了全市碳排放统一的“度量衡”。在分配方法方面,采用了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并结合上海实际对其进行了深化和完善。上海对工业(电力除外)以及商场、宾馆等建筑采取历史排放法,即基于企业历史排放水平,结合先期减排贡献确定其碳排放配额;对电力、港口、机场、航空等采用基准线法,即基于其排放效率和实际业务量确定企业年度碳排放配额。
  配额不应成为“松紧带”,应避免出现可随意调整的空间。相关人士说,欧洲的碳市场目前不太景气,主要原因是减排力度不够,配额发得太多。中国的碳市场试点,应吸取这个教训,配额发放应明确,目的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降低总体的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透明交易应“罚则明确”
  上海以市政府令的形式出台的碳排放管理办法,在全国是一个率先之举。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罚则明确。有市场人士称之为“动真格”。
  根据相关办法,上海要求达到一定排放规模的企业每年编制本企业碳排放报告,并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企业每年按照实际排放量进行清缴,企业配额不足以履行清缴义务的,可以通过交易购买;配额有结余的,可以在后续年度使用,也可以用于交易。
  透明公平的管理和交易,需要明确一系列法律责任。上海规定,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如果虚报、瞒报或者拒绝履行报告义务的,将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理抗拒、阻碍第三方机构开展核查工作的,处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未按规定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相关部门责令履行配额清缴义务,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除此之外,违法行为还可记入相关单位的信用信息记录,并向社会公布,并可取消相关单位享受专项资金支持等资格,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者节能评估报告书可不予受理。
  碳排放的审核应严格,不容存在明显漏洞。比如,有一个“碳排放监测计划重大变更及时报告”制度,据业内人士的解读,就是为了把年度的“边界”厘清,防止碳审核的混乱,避免出现不透明、不公正的现象。
  能源“算着用”才好
  “能源,‘算着用’总比‘不算着用’好得多。碳交易,就是用碳基来计算能源的使用。”林健等业内专家对记者说。
  实施碳交易,一部分企业肯定会觉得“卡脖子”,但另一部分企业却会觉得是“松脖子”。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同一行业的企业之间将会实现利益结构的优化,高出行业排放水平的企业将把利益让渡给排放水平低的企业,这将是行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不同行业之间也能通过利益调整进行结构优化,提升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
  一些先进企业,前期实施了大量的技改投入,到一定阶段,就可以进行“最优化”选择:是继续投资技改,还是从市场购买碳排放权?从新开辟的选择空间中,企业就可实现“减排成本的最低组合”。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国内7个地区开展碳交易试点,目的是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探索,为最终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找到“既适合国情、又简单适用”的市场体系。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战略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士此前表示,以低碳技术为引导的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找到了出路,而且成为提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中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点。
  上海此次启动碳排放交易,明确的路径是:将节能减排的压力传导到企业,促进企业低成本减排,同时推动“碳服务”关联产业和碳市场的发展,兼顾要素市场建设。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周生贤会见美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 
    10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联邦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司环境事务全球副总裁莉萨·杰克逊女士,双方就环保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