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上海市环保部门酝酿空气污染分级预警 |
(时间:2013-11-14 10:50:25) |
11月8日,本市自今年4月《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方案(暂行)》公布以来第一次启动空气质量重度污染预警。昨天,青年报记者采访了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方透露说,他们正在探索针对不同人群发布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空气污染应急措施。但这一设想能否付诸实践,尚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科学论证。 此次启动预警惹来众多声音,有人提出,《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方案(暂行)》是否执行条件过于“严苛”?能否分级、分类别发布? 为此,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副处长周军透露说,他们正在酝酿一个计划,即针对不同的人群公布不同等级的区别化措施.打个比方,幼儿园小朋友和高中生同样是学生,但他们对PM2.5的耐受度是不同的,如果一刀切地采取同样的措施,未免过于“严苛”。 周军认为,若遇到严重污染天气,学校停课未必是一个好主意。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无人照看。“相较停课,还不如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课外剧烈运动。” 周军透露说,这一分级设想要付诸实践,需要经过卫生、教委等部门的共同论证,“现在尚没有明确的定论说,幼儿园和高中生对PM2.5的耐受度是不同的。” 撇开学校,周军认为,就算对工地的预警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一旦发生严重污染天气,不是全市8000个工地全部叫停,而是根据工地不同的施工进程来判断,打个比方,出土阶段的工地需要叫停施工,但假如已经进入内装修阶段,就没有必须叫停。这些都需要建委来酌情判断。 他还表示,当空气质量重度污染时,公众应提高自身应急保护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把被动接受环保部门应急启动,变为实时关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主动采取措施自我防护。 “不是有很多人养成了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吗?为什么不能养成关注空气预报的习惯呢?”周军表示,市民获得空气质量实时情况的渠道很多,微博、手机APP、网站、电台等等,市民个人要有主动保护的意识,而不是等着环保部门发布预警。 “也许很多人质疑这次预警启动得太晚了,其实我们在11月7日已经部分地启动了预警,采取了应急减排措施,但没有对外宣布。”周军表示,政府和市民的利益是绑定的,政府官员和市民呼吸的是一样的空气,也不可能戴着防毒面具出门。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