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保】天津市6举措2年改善环境面貌 |
(时间:2013-10-21 10:59:25)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开展“四清一绿”工程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清洁村庄,本市出台清洁村庄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在内容上突出解决村庄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境清整、村庄绿化、长效管护机制六个方面的问题。用两年时间,使村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村庄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集中环境清整覆盖面达到100%,村庄垃圾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坑塘治理率达到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全覆盖,达到村庄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整体靓丽化的目标,把全市村庄建设成为卫生、整洁、优美、宜居的美丽家园。 根据方案,本市将搞好三个层面的村庄整治:对698个纳入示范镇的村庄,以清脏治乱、方便群众出行为重点,进行环境整治;对已创建的1125个文明生态村,以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为重点,进行环境整治;对其余大部分村庄,按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环境整治。为此,本市将采取六大措施: 一是大力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把村庄主干道路、里巷道路修建成高质量的水泥路或柏油路,硬化主干道路5890公里、里巷道路9800公里,为广大农民创造良好的出行条件和整洁卫生的街道环境。 二是开展卫生集中清整活动。通过经常性的集中清整,净化村庄环境,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达到村内无乱堆乱放、无乱泼乱倒、无乱贴乱画、无乱摆乱卖、无私搭乱建、无垃圾散落、无污水沉积、无卫生死角的“八无”标准。 三是加强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推行“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模式,“户分类、村减量、镇运输、区处理”模式和就近建设小型垃圾无害化填埋点等适宜处理模式。为村庄配备35万个垃圾箱、2.06万个垃圾池、1.03万辆保洁三轮车、2059辆垃圾运输车,建设村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点、垃圾收集站、垃圾处理站等。 四是加强污水治理工作。推行直接接入市政管网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联户或单户处理模式、自然生态简易处理等模式,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五是加强村庄绿化美化。重点在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重点部位进行绿化,营造环村林、片林、小公园,打造村庄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景观效果。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建设体现村庄特色、文化的景观园林小品、健身活动场所,摆放美化环境、方便群众生活的坐椅、果皮箱等设施。 六是加强长效管护制度建设。按照5‰的人口比例,在全市村庄范围规范设置村庄卫生保洁员2万人,建立健全保洁员队伍。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