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破解环保困局须“跨省”联动
(时间:2013-6-13 10:24:51)
  异地偷排挑战环保监管
  端午前夕,南京出现了较严重的雾霾天气,所幸的是,一场及时雨赶走了雾霾。南京市环保局分析多个方面的因素,证明污染源位于西边的安徽,监管很困难。(6月12日《扬子晚报》)
  一场及时雨不期而至,让空气恢复了正常,但市民的担忧仍在:“不能光靠下雨赶走雾霾啊。”
  不过,这一次环保部门似乎并不灰头土脸。一是他们通过监测和比对分析,证明了雾霾元凶不在本省本市,因而无需负监管之责。二是现行的管理体制是,按辖区确定管理权限,大家各管一片天地。现有的“区域联动”机制,无力实现“跨省”联动。
  应该说这些理由都是成立的,但是不能“跨省”监管,并不意味着“跨省”污染会自动消失。以焚烧秸秆为例,近年来每到焚烧秸秆时节,总是会有一些大中城市要为邻省的火烧秸秆付出清洁空气的代价。事实上,比这更严重的“跨省”污染也比比皆是。比如,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工业排放物污染等,经常会出现以邻为壑的无奈情形。环境监管“跨省”联动,似乎只有在发生重大的环境危机事件,且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的情况下,各省的环保部门才可能偶尔破一破“老死不相往来”之例。这的确算不得正常。
  在环境保护环境监管方面,“跨省”联动应多多益善。诸多情形表明,给大地山河、给人民生命带来严重伤害的环境污染源,从来都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污染源所在的辖区,必然将辐射放大到更远的地区;甚至于甲省污染乙省受灾更严重的情形也十分常见。没有“跨省”联动区域合作,如何有效地应付局面?
  诸多事件表明,有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不力,对于有管辖权的环保部门来说,似乎更像是一件醒在床上撒尿的事情。因为招商引资的压力,环保部门不得不默许地方引进污染企业;迫于地方政府的压力,环保部门可能默许污染企业的种种不法行为;因为与相关企业主过从甚密或者放水养鱼的需要,环保部门甚至还会主动帮助污染企业树起“零排放无污染”之类掩耳盗铃的牌坊。换言之,虽然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力量越来越强大,队伍越来越膨胀,纳税人供养的钱粮越来越多,但是与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业绩并不成正比。
  环境监管失守固然有监管责任方面的主观之失,而环保部门屈从于辖区内权力和资本的压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如果真正实现了“跨省”联动、交叉执法,或许更有利于破解环保监管的被动局面吧。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合 
    7月16日,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签署《共同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山西省省长王君分别在协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