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保】代表委员建议尽快扭转环保投入“低效症”
(时间:2013-3-8 9:26:24)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予积极回应。
  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报告时指出,我国政府始终没有放松环境治理,保守估计最近10年用于环保的总投入应在4万亿元左右,之所以环境问题仍没有大的改观,症结之一是环保投入上存在“低效症”。他们建议,“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切实提高利用效能,用真金白银换来“天蓝水甜”。
  ——环保投入巨大,环境问题犹存
  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企业家发出了一份倡议,希望用10到20年的时间,投入10万亿元,有效解决中国环境污染问题。
  事实上,我国政府在环保上的投入不可谓不巨大。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保部参与分配的中央环保投资超过260亿元,比2011年增加50%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国生态环保投入将达3.4万亿元。
  一些代表委员给记者算了个账:我国现在环保方面投入占GDP比重虽还不到2%,即便按保守的我国在环保方面投入仅占GDP比重的1%多一点来计算,最近10年间,我国环保总投入应在4万亿元左右。
  但是,巨额的投入并没有如人们所愿换来天蓝水甜,相反在诸如重金属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领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投入连年增加,为何环境质量却不见好转?不少民众对“越治理越严重”的环保怪象产生质疑。
  ——环保投入“低效”,造假、地方保护主义是祸根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导致我国环保投入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些地方、企业在环保问题上手法翻新造假,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唯GDP论的旧思维诱发的地方保护主义。
  “环保治理效率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治理体系系统性不强,头疼医头,各个环节缺乏衔接。”全国人大代表、东兆长泰投资集团董事长郭向东说。另一方面,环境治理中“造假现象”是祸根——许多环保设备“睡大觉”,花的钱“打水漂”。有环保设备,污水却从别的管道偷排;上级检查时,才开启环保设备;采购设备时做手脚,导致环保检测数据失真……
  2012年9月,环保部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监督组发现,中石化广东湛江东兴公司部分生产废水通过雨水系统直接外排,而另一下属公司湛江新中美公司擅自拆除废水处理装置,污染物可通过阀门切换,直接排入雨水沟。
  “污水处理厂等治污设施形同虚设的状况在全国并不少见。”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说,出现这些情况,往往是部分企业唯利是图,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肆意妄为。一些地方政府抓环保是搞花架子和面子工程。
  ——双管齐治“低效”:环保投入须成“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设红线”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应尽快扭转环保投入“低效症”,一方面要让环保投入成为“硬约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加大执法力度,让造假者和地方保护主义不敢触碰环保“红线”。
  “当前治污的关键,就是要把环保投入变成‘硬约束’。我国经济总量大,但环保投入相对小,应提高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未来十年,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至少要提高到2%,甚至3%。“当前环保投入仍然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潞宝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韩长安认为,我国发展这么快,环境污染问题如此迫切,政府对环保的投入力度应该更大。
  “更重要的事我们要保证这些投入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环境违法的执法力度。”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全国人大已经制定了30多部环保法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法律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必须严厉打击一些地方包庇不法企业、在环评上弄虚作假、在环测上暗箱操作、在信息公布上秘而不宣的违法行为。必须通过环境执法让地方政府和企业痛知什么是不能触碰的‘红线’,这样才能保证污染永远被挡在外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合 
    7月16日,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签署《共同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山西省省长王君分别在协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2568890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