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厦门调整生活垃圾分类细则 低值可回收物须投进蓝色垃圾桶
(时间:2020-7-23 16:50:29)
  近日,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简称:厦门市垃分办)印发了《厦门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下文简称:《指导目录》),明确了五大品类的低值可回收物。预计从8月起,厦门市垃分办将对低值可回收物投放情况进行暗访考评。
  据悉,低值可回收物指的是可以回收但加工价值低的物品,根据厦门市垃分办印发的《指导目录》,低值可回收物共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废玻璃、陶瓷类、废塑料、废纸、废纺织衣物等。此前,厦门市民将一次性塑料餐盒、塑料袋等作为“其他垃圾”扔进橘黄色的垃圾桶内,今后这些生活垃圾被划入了“低值可回收物”范围,须投放到蓝色的可回收物桶内。
  据介绍,一次性餐盒、塑料袋、玻璃瓶等,由于加工价值低,企业缺乏动力去回收。这也导致大量的低值可回收物被当成“其他垃圾”处理掉,加重了垃圾处理的负担。尤其是玻璃、陶瓷类低值可回收物,烧一吨玻璃和陶瓷垃圾的成本要100多元,由于玻璃和陶瓷无法燃烧,经高温熔化只会重新凝结成体积较小的块状炉渣,对比之前重量并没有减少,并且块状炉渣的处理也很不方便。
  近年来,厦门市积极探索低值可回收物的处理路径,该市明确低值可回收物由各区政府部门委托相关企业负责收运,统一运输至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处理。厦门市垃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理工作顺利推进的话,“其他垃圾”将减量20%至30%,此举将大大缓解垃圾末端的处理压力,进一步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到中国环科院调研 
   2020年6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到中国环科院调研科技支撑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听取环科院工作情况汇报。  &nbs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