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今年数万家新增企业扑向垃圾处理 哪个环节竞争最激烈?
(时间:2019-11-22 10:13:36)

   垃圾分类正全面提速。
   12月1日,《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本次修订的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4大类,这4大类下又细分出了11个小类。
   各地的垃圾分类法规也不断出台。11月15日,《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建议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按照草案,个人不分类拟最高罚200元。
   垃圾分类的不断推广,加之规范不断明确,为垃圾处理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21世纪经济报道从启信宝中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经营范围中含“垃圾处理”的企业新增7376家;而经营范围包括“垃圾清运”的企业更是新增39679家。
   数万家新增企业“扑向”垃圾处理各链条,意味着这一行业的竞争也进入新阶段。
   垃圾清运新增企业最多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宁波、广州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
  多个城市的垃圾分类覆盖率提升,给大量企业带来了机会。 
   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薛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垃圾领域总的竞争格局以前主要由政府主导,后来政府将一部分垃圾领域的业务外包,尤其是在南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街道的保洁、清运等分段外包出去。    
   而垃圾清运,也成为今年企业最为热衷的垃圾处理领域。 
   启信宝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营业务中包括“垃圾清运”的新增企业39679家,最高注册资本为20亿元,为中鲁盛源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城市垃圾清运注册资本最高的企业为四川茂之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12.8亿元。 
   资料显示,中鲁盛源集团有限公司今年7月份成立,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经营;土地开发;土地整理等,其中一块包括建筑垃圾清运及回收利用。 
   薛涛指出,垃圾清运企业数量的快速发展,并不仅仅是今年的事情。2014年之后,高速城镇化促使城市不断扩张,政府开始习惯于将垃圾业务外包,加上有PPP之后可以做成大的项目,因此很多防御性企业就借着政府外包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业务。 
   “我们监控的数据也显示,这几年环卫企业增加特别多。加上今年推行垃圾分类之后,又出现一大波垃圾相关企业。”薛涛说。 
   启信宝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营业务中包含“垃圾分类”的新增企业3161家,最高注册资本为10亿元,分别为义乌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亿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不过,一些企业均开展垃圾清运和垃圾分类业务,因此“垃圾分类”与“垃圾清运”的数据有所重叠。 
   以义乌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成立于今年7月份,工商资料显示,其主营业务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垃圾分类;粪便的收集、清运、处理;环卫设施及设备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管理、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固废处理;危险废物经营等。 
   一位垃圾处理相关业务上市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垃圾处理链条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今年以来进入前端垃圾分类的公司很多。因为垃圾分类的技术和参与门槛比较低,新的资本,包括一些跨界而来的公司,进入这一领域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 
   薛涛也指出,按照总规模来看,垃圾清运这个中间端的数量是最大的,而且进入难度也不大。但是总的来说,垃圾分类这块前端是最容易进入的。小的外包项目也在增多,大部分都是几十万、几百万元的单子。 
   明年竞争或更激烈 
   薛涛表示,尽管进入企业更多,按照项目质量、规模和集中度来看,垃圾处理的前端和中端,都比不上后端“可口”,后端的一个项目动辄几千万以上,收入方面也比较稳定。 
   所谓垃圾处理链条的后端,是包括垃圾焚烧在内的后端垃圾处理和转化。 
   国泰君安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垃圾焚烧与其他固废处置仍然是业绩增长最确定的板块,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同比分别达到31%与28%,单季业绩增速环比提升。 
   2019年前10个月,垃圾焚烧行业招投标+中标垃圾焚烧项目产能合计13.69万吨/日,其中已中标项目合计9.67万吨/日,仍处于招投标状态项目产能规模4.02万吨/日。中标产能规模已经超越2018年全年中标9.59万吨/日的水平,预计全年中标产能同比增速或将达到15%。 
   启信宝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营业务包括“垃圾焚烧”的新增企业451家,最高注册资本为11亿元,为上海上实宝金刚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成立于今年9月份,主营业务包括环保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从事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建设、维修、管理;城市生活垃圾服务;固体废物焚烧供电、燃气经营、供热等。 
   薛涛指出,后端的垃圾处理门槛高、资质严,但是目前垃圾焚烧领域已经相对饱和,能拿到大项目的主要是二三十家公司,剩下比较有机会的是有机垃圾和建筑垃圾市场。其中,有机垃圾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BOT(建设-经营-转让)市场。 
   “这两块的商业模式没有垃圾焚烧那么好,但是也值得市场长期关注,尤其是这两块无论从商业模式到技术都还没有成熟,还处于变革期。比如做有机垃圾处理的模式很多,分散的、集中的、做肥料、做能源的等,有7-8种路线,但也有各自的问题,有的是效益太差,有的是对规模要求高,所以这也是很多公司涌入的原因。” 
   根据薛涛提供的数据,垃圾焚烧前十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已经达到了58%,危废领域排名第二的是污水处理,但也只有38%的行业集中度。 
   尽管今年垃圾处理行业已经涌入大批公司,但是行业竞争还没有到顶点。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企业,正在逐步进入垃圾处理的全链条,目前这一“渗透”还在初期。 
   上述垃圾处理上市公司人士指出,预期到明年,垃圾分类的竞争程度会再度提高。“据我们观察,在垃圾分类上,由于上海已经树立一个比较高的标杆,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上海垃圾分类的效果,原有的垃圾分类项目设计就不合适了,还需要调整。” 
   此外,在清运和垃圾焚烧领域,很多企业也开始中端和末端相互渗透。比如一些企业原来是做中端清运的,现在开始参与到垃圾焚烧或者其他垃圾末端处理这样的项目。而做垃圾末端处理的,也开始往前端走,比如开始做环卫、清运保洁等。 
   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企业主营垃圾焚烧发电,今年中标大批垃圾焚烧项目。同时,光大国际也开始向前端、中端渗透。今年5月,光大国际宣布通过注资人民币4500万元获得山东趣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正式进军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领域。 
   今年6月,光大国际公布签署湖北省钟祥环卫一体化项目,涉及投资额约人民币3022万元,服务人口约27万人,日清运生活垃圾约200吨,包括建立垃圾收运体系和智慧环卫管理系统。 
   “目前来看,垃圾处理的前中后端互相渗透还不算很高,毕竟是不同的业务线,如果没有一定的项目和人才储备,很难快速进入。但是可能明年互相渗透的程度会加大,竞争的激烈程度更高。也就是说,垃圾处理也许到明年才能呈现比较清晰的竞争格局。”上述垃圾处理上市公司人士称。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来滨调研大气污 
   8月7日,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来我市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安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陪同活动。    刘炳江先后实地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