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危废处理行业,怎么突然间就火了?
(时间:2019-1-22 12:21:13)
  有人疑惑不解,固废细分领域中的危废处理,怎么忽然间就火了?“突然间”这个说法可谓相当形象。作为固废行业乃至整个环保产业的后来居上者,危废处理迅速发展并成为最具弹性的板块之一,的确有些突然,大有些“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味。
  我国有关危废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只有20多年的光景,而真正严格并提速起来,也是最近5年左右的事,尤其是“两高”司法解释和新环保法横空出世,成为危废处理行业起飞的关键引擎,也是危废“突然”兴盛的大背景。
  对于危废的重视源于危废问题的日益严峻。当前,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存量又居高不下,根据原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的数据,2015年,全国危废产生量为3976万吨;2016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多达5347万吨,占固废总量的1.73%。
  按照市场预计,2018年我国危废的产量高达1.18亿吨。需要注意的是,这还仅仅是基于口径的预测,事实上流入非正规渠道的危险废弃物数量也相当惊人。数量和体量猛增,危废处理的能力却存在缺口,这就非常“尴尬”了。 
  行业分析认为,伴随国家重视,危废处理处置已经形成了崭新格局:资源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与焚烧、填埋传统技术、特殊利用处置技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但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 
  《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7年我国持证单位危废处置量仅有1629万吨,总产能为6471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25%,持证单位处置量占总处置利用量(4430万吨)的37%。危废处置的不均衡显而易见。 
  体量保有量与处置量的不对等碰撞出了巨大市场。不完全统计显示,危废资源化、无害化在危废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55%、30%,根据综合多方面因素,部分地区资源化、无害化的价格分别为约1000元/吨、2500元/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危废处理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 
  吨价值约为1亿元,不断扩张的市场规模,无疑都是资本关注危废行业的主要原因,不过最重要的,是危废行业高达50%的平均毛利率,如此高额利润是环保产业其他细分领域可望而不可及的,外加危废治理作为生态环境的重点对象,与经济直接挂钩,很难不吸引资本巨鳄的抢夺。 
  面对这种情况,有危废行业内部人士指出,危废行业的确值得投资,也应该投资,但如果过度投资,则是过犹不及。毕竟一旦资本过热之后,行业今后的路该何去何从,是最值得深思的。“过热”之后就是“寒冬”,投资必须认清风险,谨慎行事。 
  正如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王琪所提醒的:“对危废行业来说,红海与蓝海皆存在。一方面是整个危废市场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行业风险也非常大。”而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策风险、市场不确定性、危废处理技术薄弱。 
  作为危废行业最直接的参与者,危废企业又当如何迎接机遇,直面挑战?我们认为,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重点发力,才能将机遇最大化利用,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沈阳 共商大气污染预防 
  为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成员经济体中小企业间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在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发展,加速企业间成果对接与洽谈,由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