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强化项目信息公开力度 垃圾焚烧发电或破茧成蝶
(时间:2018-8-6 11:08:51)

   体积减少超过90%,重量减轻80%以上,还具备无害化、资源化的属性,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之一,只是缘何推进的道路坎坷?对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持续推动,专家们给出了哪些合理有效的建议?

   每个人都讨厌垃圾,但每个人又都制造着垃圾。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围城”形势越发严峻,而生活垃圾带来的生态隐患正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我国生活垃圾当前的主流处理方式之一,垃圾焚烧发电也正在被更多人熟知。

   不少环保行业专家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垃圾焚烧发电具备“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重属性,对于我国固废污染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垃圾围城”、“固体垃圾上山下乡”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城乡固废污染问题。

   垃圾焚烧发电之所以会被各国推崇,正是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多重属性。据了解,大量的生活垃圾经过充分燃烧之后,最后只剩下废气、飞灰、炉渣三大废物。其中废气进过妥善的工艺处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飞灰作为无害化废物进行填埋处理;炉渣则可以作为建材等综合利用。与此同时,生活垃圾焚烧之后产生的热能还能被用来供热和发电,可谓从一无是处的垃圾摇身一变成了浑身是宝的矿藏。

   既然垃圾焚烧发电有这么多好处,为何在我国却步履维艰?据悉,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排放控制等问题都存在着不小的短板,导致不少地方面临垃圾焚烧项目落地困难的窘境。即便是落地了,监管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等也同样大大掣肘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垃圾发电的市场蓝海极大,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资金涌入。“部分企业资金匮乏、技术实力不够,在项目建设中弄虚作假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企业只注重拿项目,却不重视后期的运营;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的情况也存在。”

   针对行业短板,业内给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提议,譬如强化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线监控体系;探索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强化信息公开力度等,对于破解“邻避效应”以及推动行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今年3月分出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格外重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与民众的沟通问题,要求垃圾焚烧电厂建立与周边公众良好互动和定期沟通的机制与平台,畅通日常交流渠道,引导建设“邻利”型垃圾焚烧电厂。

   我们认为,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的信息公开化,有利于政府与民众的监督,除了确保垃圾焚烧相关保准的真正贯彻实施,还能消除人民群众对焚烧发电项目的误解,强化公信力,减少垃圾焚烧项目的落地阻力,推动行业的健康行进。

   根据国家层面的规划,到202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而且垃圾焚烧发电已经被生态环境部列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专项行动的侧重点之一。我们拭目以待。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沈阳 共商大气污染预防 
  为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成员经济体中小企业间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在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发展,加速企业间成果对接与洽谈,由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