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上海摁下垃圾治理快进键 精细化全程分类成重头戏
(时间:2018-8-1 11:35:34)
   来自权威媒体报道消息称,上海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在此期间,从源头到末端的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全程分类物流体系也将相应成型。

    未来三年内,上海全力塑造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作为城市垃圾管理的核心,垃圾分类贯穿到整个生活垃圾的全过程,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完善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同样是保障生态安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值此发展背景,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连续7年将此项工作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

   根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推出重磅举措,提出到2020年底,上海将基本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明显提升。其中,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接近6971吨/日,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4.78%。

   来自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消息称,此次《行动计划》更加注重全程分类,围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多个层面。根据《行动计划》,上海将在2020年前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远超3.17万吨/日。迄今,上海实际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仅2万多吨/日,距离2020年的目标,任重道远。

    源头不分类,末端就无法分类处置,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产生垃圾的源头是重中之重。按照“建体系、整区域、提能力、重实效”的思路,在原来一个小区、一个单位分头推进的基础上,上海将实施整街镇或整行政区的全面推进方式,构建既完整又具有规模化的收集运输处置管理链。针对分类类别,量化分类实效,明确了居住区达标比例、干垃圾量控制目标、湿垃圾和可回收物量的分类目标,更加注重精细化分类。各项指标任务细化至年、责任落实到区。

   生活垃圾分类,源头是重中之重。在细化全程分类行动计划方面,6个区将率先整区域推进,将按照“四分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对垃圾准确进行分类和投放。根据上海垃圾含水率高的特性,严禁有害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未实施整区域的地块,则将至少选取2个街镇进行整区域推进。截至目前,上海垃圾分类还处于零散化状态,多在一个小区或是公司施行。

   如果源头分类了,转运和处置环节却不分类,垃圾混装混运混处,这样的分类就是“白忙活”。针对这一发展短板,《行动计划》提出,规范源头到末端的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完善全程分类物流体系。首先将用3年时间对全市超过1.67万个分类垃圾箱进行改造。结合“两网融合”系统建设培育资源化利用主体企业,重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体系。落实单位和居住区物业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属地街镇的推进责任、作业企业的收运责任、中转环节的监督责任、末端环节的分类处理责任。

   而在“十三五”这一关键时期,上海还将通过制度法规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目前,上海正在积极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市人大已将条例作为2018年正式立法项目。同时上海还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建立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混装混运监督举报平台,鼓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监督。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沈阳 共商大气污染预防 
  为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成员经济体中小企业间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在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发展,加速企业间成果对接与洽谈,由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