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西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蓝田县两村间 官方解答村民疑惑
(时间:2016-9-5 8:53:29)
  近日,有西安市民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向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留言称,西安市的垃圾焚烧选址在蓝田县前卫镇田湾村和王庄村之间,村民担忧有污染。针对该网友的留言和担忧,西安市城管局列出了采取垃圾焚烧的可行性方案和途径,并就垃圾焚烧的科学原理和政府考量给予说明。
  网友留言
  西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在蓝田县前卫镇田湾村和王庄村之间,届时将有大量西安市及其周边的生活垃圾聚集与此,长期进行焚烧发电。
  我忍不住要问:谁能保证该厂的相关技术能对周边环境做到零污染?这种厂子为什么不能选址在远离居住人群的地方,而偏偏选在农村人口聚集的两村之间?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难道就不重要?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王庄村和田湾村以及周边村子村民及子孙后代会整天呼吸着刺鼻的气味,到处是清理不尽的污染灰尘,垃圾焚烧产生的剧毒致癌物质可能给周边数万人口以及子孙后代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希望市长能给两村及周边村民一个交代,让该项目从新选址,还老百姓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详细】
  官方回复
  回复单位:西安市城管局
  网民朋友:
  你好!
  一、采取焚烧方式是有效化解我市生活处理危机的唯一途径
  我市主城区目前日产生活垃圾达8500吨,但却只有1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市生活垃圾产量连年增加,预计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仅能再填埋3年左右。届时,若无新的处理场所,西安市的垃圾将无处可去,“垃圾围城”必将出现,800万市民的环境卫生和身心健康必将无法得到保障。
  目前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一方面耗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会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到空气、土壤、地下水和饮用水的安全。所以,能够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焚烧处置方式越来越被推崇,成为人口密集、土地缺乏大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向。我市地处关中平原,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土地资源稀缺,采取焚烧方式破解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二、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焚烧设备经过百年来全球环保界科研人员一代代的研制、创新,已从原来的落后状态发展成为运用高科技手段、机电光气一体化的新一代垃圾焚烧设备,有效化解了二噁英等污染。
  垃圾焚烧厂控制二噁英排放,主要采用成熟的前“3T”后高效净化技术,一是保持焚烧炉膛内温度大于850度,并控制烟气在炉膛内停留2秒以上,使二噁英得到完全分解;二是烟气通过最先进的净化处理系统,将单位二噁英浓度控制在0.1纳克以内,达到国际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据统计,我国目前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已有224座,各大中城市普遍建设了生活垃圾焚烧厂。采用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在我国已相当普遍。
  三、我市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经过了多次审慎的踏勘和论证,目前选址在全市范围内最具有可行性
  我市早在2004年编制的《西安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西安市“十一五”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中对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做出了规划,并初步提出了项目布局;“十二五”期间,原市容园林局局和市规划局联合多次对我市周边区域进行了近百次踏勘,在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对居民的环境影响、垃圾运输距离和环境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慎重提出了多处的项目初步选址;市政府组织规划、环保、国土、财政、建设等部门对初步选址多次进行现场踏勘和论证,不断进行优化,基本确定了蓝田县前卫镇田湾村等四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选址,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选址进行了研究确定。
  下一步,我市将通过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强垃圾焚烧处理运行过程监管等方法,确保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高水平建设和运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垃圾焚烧产业格局,保障全市人民的环境安全和身心健康。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确保实现“十 
  7月1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到省环保厅调研。这是赵克志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观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展示,详细询问设备应用情况。   7月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