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固废】潮州市垃圾处理方式有待改善 |
(时间:2014-3-14 11:24:53) |
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广东省潮州市的垃圾处理方式采用的是“卫生填埋场”加“沼气发电厂”的模式,该模式既能大幅减少污染,又能回收利用部分资源。但是,这种垃圾填埋方式却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垃圾在分拣和压缩的过程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此,市政协委员钟让建议,应该在社会上提倡垃圾分类,从根源上解决生活垃圾问题,达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记者直击 垃圾处理过程造成环境污染 据了解,潮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运到压缩站进行压缩后,运载到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而在到达最终处理场所前,难免会出现一些环境污染现象。 拾荒者当街乱翻垃圾 近日,记者来到瓷兴路一个垃圾箱旁边,看见一名拾荒者用手中的铁钩将箱中的塑料袋弄破,周围凌乱不堪。有些塑料袋中装的是一些剩菜剩饭,油污随着他的动作流了出来,地面上甚至泛起了一层油光。采访中,有一些市民前来扔垃圾,拾荒者立即搜寻有用的东西。在被勾破的塑料袋里,记者看到纸巾、塑料瓶等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杂物掺杂在一起。 “垃圾你会分类吗?”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路人。市民吴小姐说,她知道垃圾分类有益于环保,但对垃圾如何分类的概念比较模糊,并不清楚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于是只能放在一起丢弃。 随后,记者走访市区多条路道发现,基本每一条路都设有垃圾箱,不过多数垃圾箱都不属于分类垃圾箱,只在旅游景点附近的道路或繁华路段,才设有分类垃圾箱。一些垃圾箱周围甚至丢满了垃圾,有的更是遭到破坏。 压缩站周边环境较差 记者在市区一垃圾压缩站看到,一辆运载着满满一车垃圾的垃圾车开过来,风一吹,一些废弃的纸张或其他垃圾就飞出车外,飘到马路上。一些污水从垃圾车后箱的缝隙中流出,不仅气味难闻,更将压缩站周围的路面弄得十分污浊,市民经过此处也需掩住口鼻尽快通过。 每天需要经过此处上下班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天气冷还好,等到天热的时候,臭味就更重了。 农田中垃圾堆积如山 在潮安区江东镇某村庄的农田上有一片“体型庞大”的垃圾堆,记者来到农田旁看到,垃圾堆的底部焦黑一片,上层是鞋子、布条、塑料、菜叶、灯管、电池等各种生活垃圾。记者发现,一些电池的外包装早已损坏,里面的物质流到了农田上。垃圾堆旁杂草丛生,杂草的外侧是附近村民种的蔬菜。 村民黄先生告诉记者,这片土地是村里统一用来堆放垃圾的,等到垃圾堆积到一定数量,就有人将其焚烧。这不仅占用了大面积的农田,更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委员建议 提倡垃圾分类源头解决问题 对于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利与弊,市政协委员钟让进行了10多年的调研。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钟让,请他从调研的结果谈谈对城市垃圾处理的看法。 记者:按您调研的结果,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具体是怎样的? 钟让: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一个演变过程。文革前,滨江长廊东门城楼至竹木门路段紧靠城墙的地方曾经是垃圾场,垃圾紧贴城墙堆得跟城墙一样高,既污染了空气,又污染了韩江水。后来,政府在鸡笼山建了一个垃圾简易填埋场,该填埋场让周围土地和地下水都受到严重污染。2005年,我市建成了全省最先进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沼气发电厂,采用技术手段减少污染,并利用垃圾产生的沼气来发电,综合利用资源。 记者:目前我市这种“卫生填埋”加“沼气发电”的方式还存在什么缺点? 钟让:建立垃圾填埋场需要大量的土地,浪费土地资源就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缩小垃圾占用的空间,减少运送垃圾的车次,我们还建设了垃圾压缩站,让垃圾先在压缩站进行压缩。但是,压缩站的选址就是一个问题,很多市民都反对压缩站建在自家附近,因为垃圾压缩站在某些环节处理欠妥,经常导致周围环境恶劣、空气难闻。一些拾荒者为了拾捡可回收物,会在垃圾桶附近对垃圾进行分拣,导致垃圾遍地,这也是一种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是,很多垃圾原本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可我们直接将它们运到垃圾场填埋,这更是一种资源浪费。 记者: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钟让:我觉得,在源头解决问题,对垃圾进行分类,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我国台北市在2010年就采用“垃圾分类”的方式实现了“垃圾零掩埋”。他们将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就回收做肥料,废塑料回炼为燃油,废玻璃、废纸则回收再造,这样做不仅节约了资源,还保护了环境。我们应该借鉴这种方法,在社会上倡导垃圾分类。 记者:实施“垃圾分类”,我市应该从哪方面开始做起? 钟让:首先提倡市民对生活垃圾进行“粗分类”,即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方便进一步分拣。当垃圾分类的习惯培养起来后,再逐步倡导市民对垃圾进行“细分类”。政府方面则可以选择几个社区进行试点,在这些社区设置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供市民使用。待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此外,政府还可以把从事垃圾回收处理的企业组织起来进行细分类,让某个企业专门负责回收某种垃圾,这样就能更好地处理生活垃圾。当然,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
|
|
|
|
推荐图片 |
 | 【环保】傅莹:雾霾已成中国城市标志性难题 | 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雾霾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一些城市标志性的难题,而且范围还在扩大。另外,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