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固废】武汉超八成垃圾“变废为电” |
(时间:2013-5-24 10:06:03) |
水淅淅的西瓜皮,乱糟糟的龙虾壳,经一周时间会变成电能重新回到居民家中。昨天,武汉市城管局首次开放部分垃圾焚烧厂,记者借此揭秘垃圾变能源的全过程。 在东西湖区新沟垃圾焚烧发电厂有一个巨大的垃圾池。记者在该垃圾焚烧厂的透明操作间内看到,两名操作员坐在操作台上,分别控制两个巨大的抓斗,探入20多米深,400多平方米的垃圾池内,一抓斗下去,至少5吨重的垃圾会被投入填料口。 记者发现,垃圾池分为上下两层,用来沥干水分,上层垃圾池堆满垃圾,下层池内主要是垃圾渗滤液。据了解,西瓜皮、龙虾壳等,混入垃圾会产生大量水分,有时一车10吨垃圾运输中挤压排出1吨多水分,到垃圾场时还有1吨多水分。一般垃圾运到焚烧厂,前5天都是沥水过程。 收集臭气助烧垃圾 记者注意到,巨型垃圾池采取全密闭结构,这样设计除了防止臭气外溢污染空气,还有就是为了便于臭气收集。为什么要收集臭气?原来这些臭气中除了有害成分,还含有大量的甲烷和氧气,这两样东西都可以助燃。经过燃烧后的臭气,有害物质也被分解掉,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在焚烧厂外有一根近50米高的烟囱,但是烟囱口却没有一点烟。原来,经过布袋除尘等工序,已经几乎没有烟产生,只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5家电厂日烧5000吨垃圾 燃烧炉内的温度最高可达上千摄氏度,经过输送装置,燃烧炉内灼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高温气体,被输送到余热锅炉内,推动汽轮发电机,就能产生电能了。 以新沟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平均每天烧掉1000多吨垃圾,可发电28万度。去年10月28日投产以来,已经发电4480万度,其中3580万度已经上网民用,占到八成,其余的发电量供发电厂自用。 目前,武汉已经有长山口、汉口北、新沟、锅顶山、星火等5座焚烧发电厂,日均焚烧垃圾量超过5000吨,已经超过全市每天垃圾总量的八成。
|
|
|
|
推荐图片 |
 | 【环保】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合 |
7月16日,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签署《共同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山西省省长王君分别在协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