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固废】北京通州25个小区设厨余垃圾处理器 |
(时间:2013-2-22 10:52:36) |
“先将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再通过高速发酵垃圾处理机将其‘变废为宝’,生成的有机肥料,居民能带回家养花养草。”近日,玉桥北里小区试点厨余垃圾车间,不出社区就地制肥,促进了生活垃圾在社区内循环利用。 小区设30处投放点 专人处理厨余垃圾 玉桥北里小区里共有30多栋居民楼,住着3000多户人家。本月初,该小区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并设置了30处垃圾投放点,每处摆放着3只塑料桶,分别回收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其中厨余垃圾桶是绿色的。 每天早晨,“绿袖标”指导员周师傅就骑着电动垃圾车,开始垃圾清理、分类工作。和周师傅一样的“绿袖标”指导员在小区内还有25名,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对这30处垃圾投放点进行二次分拣,把可回收的厨余垃圾挑出来,进行处理并循环利用。“其实,垃圾桶上已经标明详细的类别,比如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内要放菜帮菜叶、剩菜剩饭等,但是目前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很低,各种垃圾都是一股脑地放在一个垃圾袋里,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大骨头和水果的硬壳也要拣出来,因为机器处理困难。” 1个小时后,周师傅和两名同事将垃圾分拣完毕,来到小区东南角一间15平方米的简易工房内,这里摆放着两台不锈钢厨余垃圾处理器。周师傅将分拣后的厨余垃圾放在秤上,一称正好5公斤。他打开处理器的投放口,将垃圾放进去,按下二挡开关,机器发出“嗡嗡”的低鸣声,开始处理垃圾。随后周师傅拿出笔和登记本,仔细地记下厨余垃圾量、工作时间等内容。 每天处理100公斤 分解成水和肥料 “通过近一个月的数据统计,目前我们小区每天处理100公斤的厨余垃圾。”玉桥北里小区环卫科长王立成介绍说,厨余垃圾处理器通过油脂分离设备提取其中的油脂,有效地处理剩饭、剩菜、果皮、菜叶等家庭生活中产出的厨余垃圾,通过微生物降解产生水和少许残存物可以作为肥料,“这些厨余垃圾分解后将转换为90%的热能、二氧化碳、水,剩下10%为有机肥料。热能和气体顺着排放槽自然排放,水份可以收集起来用于小区绿化,有机肥料可供养花养草。” 王科长说,一般半年时间,机器出一次仓,可以倒出两麻袋的有机肥料,收集后或转给专业公司回收利用,或撒在小区绿地上营养花草。如果居民想要这些肥料养花养草,也可以前来预订,这样最终能实现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和循环利用。 生活垃圾增长率 拟控制在6%以下 记者从区环卫中心获悉,自2009年以来,通州区开展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试点,完成城镇地区33个居民小区、36家党政机关和11所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目前,除了玉桥北里外,半壁店小区、新通国际花园小区、科印家属院小区、翠屏北里小区、梨园东里北区小区等25个小区也拥有厨余垃圾处理器。今年在巩固和完善去年成果的同时,还将继续推进城镇地区30个试点小区、6所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使全区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达到20余万人,并实现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100%,资源化率45%的目标。
|
|
|
|
推荐图片 |
 | 【环保】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合 |
7月16日,环境保护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签署《共同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山西省省长王君分别在协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