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境监测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境】废旧农膜污染何以屡治不绝
(时间:2013-11-21 11:03:53)
  随着覆膜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覆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大量残膜引发农田“白色污染”的问题也引发媒体高度关注。本刊今年5月曾对此进行过深度报 道。近期本刊记者在宁夏等地采访时发现,“白色污染”的情况仍未得到遏制,甚至直接影响了土地可持续耕作。
  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和基层人士认为,应尽快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同步加大科研力度,以推进污染的治理速度。
  “白色污染”危及农业生产
  “每年基本是在"白色垃圾"堆上种庄稼。”宁夏覆膜耕种的一些农民告诉记者,每年收获后大量农膜翻捡不净残留地里,有的被随意丢弃堵塞沟渠、影响排灌,有的被就地焚烧,污染空气;一些破碎残膜还经常被混入秸秆、牧草里,毒死误食的牛羊……
  据了解,覆膜栽培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入我国,由于覆膜可以控温保墒,农田地膜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得以大规模应用,为干旱地区带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成为我国旱作农业的一项核心技术。
  在宁夏中南部山区,推广这一技术带来的增产变化尤为突出。由于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却达2000毫米,宁夏中南部山区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经常让当地农民颗粒无收。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宁夏开始使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保墒抗旱,2008年大面积推广后让原本贫瘠的土地不断增产。
  “覆膜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每亩收成能翻一倍,覆膜种植面积也就迅速扩大。”自治区农牧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王林说,由于农民增收显著,2008年至2012年,宁夏大力推广以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为主的覆膜种植,面积共计630万亩。
  然而,多年来农膜残留带来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不治理农业生产就无法正常继续的后果。
  目前,宁夏每年推广覆膜面积约300万亩,由此每年产生的废旧地膜达2万余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王利告诉记者,现在残膜回收主要依靠人工捡拾,残膜在地里越积越多,仅彭阳县覆膜土地里残膜就约有4000吨,回收仅400多吨,回收率10%左右。
  在甘肃、新疆等省区,“白色污染”也让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人员担忧。本刊记者了解到,这些省区所有监测地块均残留不同程度的农膜。其中甘肃省每亩残留量最多达14公斤。不少地方地膜被风化成指甲盖大小,根本无法捡拾清除。
  更严重的是,残膜长期留存土壤中将直接造成耕地减产甚至绝收。相关农牧部门试验数据显示,短期来看,播在有残膜的土地上的种子烂种率、烂芽率等均较无残膜土地高5%左右,这些残膜分解时产生的毒性会致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长期来看,残膜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质,不仅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肥力,还直接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 
  残膜回收利用面临瓶颈
  针对残膜污染现状,宁夏等省区已通过农民捡拾、机械回收残膜等方式进行治理,然而目前残膜回收面临着农民不积极、公司吃不饱、网点不完善等瓶颈制约。相比快速增长的覆膜面积,治理进度并不乐观。
  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捡拾残膜的主体—农民,对残膜回收并不积极。固原市彭阳县红河乡徐塬村村民常富学说,“捡拾残膜一点都不划算。一人一天最多捡三亩地的残膜,带泥、草每亩13公斤左右,每公斤八毛钱收购,一天只能挣30元,收入不到打工的一半。年轻力壮的都选择出去打工,剩下老人妇女冬闲时随便捡捡。”
  人工捡拾“无人配合”,宁夏2011年开始引进机械技术选取试验田尝试机械捡拾,但推广仍需时日。固原市西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机工程师薛振彦说,机械化回收残膜效率高,但适应性仍不强。每台机械每小时捡拾3至5亩地,作业费一亩30元,比人力捡拾快一倍还节省开销,残膜捡拾率达70%。但残膜上混杂着草和泥土需要人工分解,效率又被拉低。而且,目前使用的机械是政府出资购买,而农户对残膜回收认识不足,后期购买、使用机械需要一个接受过程。
  由于残膜回收量不足,残膜收购的公司面临“吃不饱”的窘境。彭阳县世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世平说,残膜回收是一个完整的回收加工再利用链条,首先要从地里将残膜收集起来,清除柴草泥土实现分捡,然后向回收企业出售,回收企业将收购的残膜加工成塑料颗粒,再向上游加工企业出售。
  “残膜收集、分捡环节跟不上,工厂从去年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收到足量的地膜。”邓世平说,工厂满负荷运转,一年可加工残膜6000多吨,去年只收残膜680多吨。为此,工厂将收购价提到每公斤0.8元,尽管这样,来交售残膜的农户依然很少。
  基层收购网点建设不完善也成为限制残膜回收的重要一环。据了解,宁夏目前仍未建设正规的残膜收购点,愿意捡拾的农民大多因为离收购企业太远而放弃交售。“收购残膜的企业快到县城里了,我们家在村上,卖残膜挣不上钱,都花在来回车费上了。”彭阳县白杨镇阳洼村村民张世忠说。
  邓世平也告诉记者,工厂收购的残膜中,农民自己送来的不到10%。无奈之下雇工出去收购,收购价降到每公斤0.4元,低价格导致农民积极性更低,残膜回收利用陷入恶性循环。
  亟需完善回收利用网络
  事实上,残膜已对耕地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威胁,为遏制白色污染,专家和基层人士认为,应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同步加强科研支持,推进治理进程。
  王利等基层人士认为,政府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其技术研发、宣传培训、以奖代补等,逐步形成农民人工捡拾、机械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相互支撑、相互约束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提升各环节主体的积极性。
  目前由于不同厚度地膜的不规范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膜人工回收和机械化捡拾推广的难度。一些专家建议,应适时提高地膜厚度“国标”,让“超薄地膜”退出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应考虑参照国外地膜标准,研究修订国家地膜厚度标准,将现有国家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厚度的最低标准提高到0.01毫米以上。
  同时,加大扶持残膜加工企业,加快建设残膜回收网点。王林建议,应制定出台信贷支持、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以政府补贴来调动回收企业建设网点的积极性。可鼓励企业通过发展协议收购大户、流动废品收购商户等形式,在乡村广泛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对回收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的企业,政府应适当给予奖励。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周生贤会见美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 
    10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联邦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司环境事务全球副总裁莉萨·杰克逊女士,双方就环保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