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与震动|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绿色建筑|化工|水处理
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境监测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环境】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纪实
(时间:2013-11-21 10:49:20)
  一年之内减少燃煤消耗约500万吨;
  将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投入大气污染治理;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一年内增加1倍;
  ……
  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292个蓝天,乌鲁木齐凭借启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以来最多的蓝天数,一举摘掉了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末位的帽子。
  连年整治效果不佳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新疆环保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府乌鲁木齐作为全疆唯一的特大型城市,首当其冲。
  作为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三面环山,每年供暖期长达6个月。
  林立的烟囱不断冒着浓烟,“抬头不见蓝天、进门先擦桌椅”,是昔日这座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的真实写照。
  2010年以前,只要进入供暖季节,乌鲁木齐市的空气质量就劣于三级标准。
  大气污染成为压在乌鲁木齐人心头上的一块石头。
  资料显示,从“九五”时期开始,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治理大气污染,于1998年实施了“蓝天工程”。可以说,历届党委、政府都在想方设法治理大气污染这个顽疾。
  前前后后治理了十余年,投入资金不少,效果却不佳。
  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局长张新友给出了这样的分析:
  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弱,能源结构不合理和污染防治水平不高等因素,成为制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
  城市能源结构单一,80%的供热来自燃煤,煤炭消耗量大;
  工业布局不合理,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弱,环境监管能力不强;
  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增加了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
  乌鲁木齐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影响乌鲁木齐乃至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引起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高度重视。
  下一步怎么走?关心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的人们苦苦思索。
  一定要还百姓蓝天
  中央领导多次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作出重要批示。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下发了《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对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出明确要求。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首府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全力推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和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多次前往国务院专题汇报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乌鲁木齐市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任总指挥的大气污染综合协调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3个分指挥部,市区联动,安排144名专职人员,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同时,乌鲁木齐市编制了《大气污染防治建设项目规划》,计划总投资达366亿元。
  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不惜真金白银,采取各种手段,一定要还百姓蓝天。”朱海仑提出明确要求。
  一年内完成“煤改气”工程,虽然经过论证,可最终究竟能达到何种效果?没有人敢打包票。
  决策层的勇于担当,促成了乌鲁木齐出台最严格的环保政策,严禁新上各类污染项目、中心城区重点污染企业全部搬迁。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都顺利完成,写进了2012年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的历史。
  “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下决心集中力量一年完成中心城区燃煤供热锅炉的‘煤改气’,而是分年实施,治理成效会被发展带来的新增量抵消掉。”张新友告诉记
  292天,这是乌鲁木齐2012年最终收获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这一数据,创造了这座城市自1995年有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记录,乌鲁木齐市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中也首次进入前100名。
  高达96.9%的群众满意率,是对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最好的褒奖。
  近3年投入是过去10年的10倍以上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背后,是巨额的投入。
  3年来,乌鲁木齐累计投入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达300多亿元,其中国家环保补助资金22.48亿元,自治区环保补助资金20亿元,总投入是过去10年的10倍以上。
  2011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投入为47亿元,而2012年,这个数字变为121亿元。
  2012年,乌鲁木齐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是317亿元,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占了近一半。
  钱从哪里来?
  乌鲁木齐的经验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自治区成立了由主席任组长的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向上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乌鲁木齐市利用融资、债券等多种金融手段,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资金需求。
  这其中,环境保护部援疆、援乌干部发挥了“穿针引线”作用。据了解,目前国家已下达专项资金计划31.8亿元。
  同时,乌鲁木齐市争取到自治区资金支持政策,将排污费地方分成部分5年内全部用于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及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各项治污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落实:城市供暖供气设施实现全覆盖;54家排污单位完成限期治理;中心城区25家污染企业完成搬迁和转产;4660家餐饮企业对环境污染进行集中整治;由26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构成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面投入运行……
  单独的行政区域控制已不能满足大气污染治理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积极争取纳入全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试点区域,成为区域联防联控“三区十群”一员。
  面对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现实问题,加强队伍建设也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2010年,乌鲁木齐市一次性增加监察人员120人,近几年来增加的各类编制多达100多人。
  同时,乌鲁木齐市增加环境监测执法用房,设立26个空气监测站,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能力。
  这些举措,使得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为环境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主城区清洁能源供热比例达100%
  荣宪芳是地地道道的乌鲁木齐人,在她的印象中,“一到供暖期,城市的天空就像罩着一个黑锅盖。”
  作为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城市,供热用能无疑加剧了冬季大气污染程度。
  数据显示,煤炭在乌鲁木齐市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达70%以上,人均耗煤居全国城市首位。
  同时,冬季工业及供热耗煤量约占全年耗煤量的2/3以上,仅燃煤供热所排放的污染物就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彻底改变燃煤型供热结构,成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
  2012年,乌鲁木齐下大力气调整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乌鲁木齐找准了“煤改气”突破口,一步到位。 
  这种改变对改善乌鲁木齐冬季空气质量贡献了什么?
  全市减少燃煤消耗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排放3.5万吨、烟尘排放1.7万吨。
  全市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到全市总供热面积的76%以上,其余为热电联产供热,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之前仅为22.24%。
  然而,一座近400万人的大型城市,多年形成的燃煤供热体制,在缺乏相关技术和改造经验的情况下,要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完成改造,工程之巨、工期之紧、难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煤改气”工程具体怎样操作?又该如何创新思路?乌鲁木齐的答案是:规划为先,科学组织,协同作战。
  为加快“煤改气”施工前期手续的办理,乌鲁木齐市各相关部门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建立联审制度,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缩短了施工前期手续的办理周期。
  为保证天然气输配调度安全和供热平稳安全启动,乌鲁木齐市采取了按计划分批点火的方式,逐步扩大燃气供热范围。
  对于在供暖初期按计划暂时不启动的燃气锅炉房供热区域,乌鲁木齐采取了一部分并入热电热网、一部分临时沿用原燃煤设施等措施,全力保证居民正常用热。“煤改气”,不仅仅是花钱拆掉燃煤锅炉那么简单。乌鲁木齐能保证天然气气源充足吗?供热企业成本会增加吗?增加的成本会转嫁给市民吗?
  乌鲁木齐市制定了《2012年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天然气输配系统方案》,完成燃气输配管线、门站、调压站改造及燃气锅炉房配套管网建设。
  在气源方面,乌鲁木齐市积极与上游供气单位沟通,落实燃气供应总量需求,健全完善燃气调峰调配运行机制。
  “煤改气”后供热成本增加了,可居民的取暖费用并没有涨价。这笔钱,都由政府埋单了。仅此一项,政府每年的投入就高达13亿元以上。
  今年10月10日,乌鲁木齐市正式供暖,主城区范围内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供热比例达到100%。
  “夜里时常看到星星闪烁,突然觉得这个城市干净了不少呢。”荣宪芳说。
  全力推进重点污染源减排
  近3年来,乌鲁木齐市先后实施了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能力建设等重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以主城区周边五大公用电厂关停治理、企业自备电厂关停治理、重点工业企业治理搬迁、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污染防治等工作为重点,加强重点区域污染防治。
  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副局长芮溧红介绍说,2013年,乌鲁木齐市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加强乌鲁木齐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若干意见,继续“重拳”出击,启动了燃煤电厂的关停治理工作、公用电厂15万千瓦以下机组全部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企业自备电厂关停,保留的电厂完善除尘、脱硫、脱硝及无组织扬尘防治措施,并制定了方案,新建、改扩建80座燃气锅炉房,替代原热电联产区域的供热。所有燃煤电厂全部实现脱硝,全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排放要求。
  乌鲁木齐市也全力推进重点污染源减排,2013年计划搬迁中心城区20家污染企业,全市55家污染企业将提前一年全部完成搬迁。此外,乌鲁木齐也给部分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环保减排。
  例如“煤改气”涉及到了全市189家燃煤供热单位,如何进行补偿?他们的做法是,对纳入“煤改气”工程计划并按期完成改造任务的单位,给予12万元/蒸吨的锅炉补贴,对新建大型燃气锅炉房给予一定的土建补贴,对改造单位供热区域内的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改造等项目优先纳入政府年度节能改造计划。
  而对“煤改气”工作严重滞后和改造后擅自返烧燃煤的供热单位,乌鲁木齐市则依法加大处罚力度,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拆并改造。
  华源热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军告诉记者,为配合全市“煤改气”大行动,公司将刚刚投资3亿元进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燃煤锅炉作为备用,仅用4个月时间就建设安装了6组100吨的燃气锅炉。
  “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的上下协调和支持帮助,我们很难这么快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彭军说,虽然整体算下来,对比烧煤来说,企业成本支出还是增加了,但能倒逼企业强化成本控制,进行节能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我们做出了一定的牺牲,但在污染减排方面我们已经走在前面了”。彭军骄傲地说。
  作为中国最大的燃气供热企业,目前华源热力股份有限公司燃气锅炉的运行效率达到98.59%,氮氧化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提前达到欧盟2016年的排放标准。
  未来环保力度将更大
  空气质量排名显示,截至今年前9月,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提升至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中第二位,在全国74个城市中排46名。
  乌鲁木齐的大气治理让市民看到了更多的蓝天白云。但很显然,这不是终点。
  如何保证这来之不易的“果实”?“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这8个字是乌鲁木齐环保人的答案。
  张新友介绍说,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将继续加大投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对“电厂、工业、尾气、供热、扬尘”五大污染源的治理,投资137亿元,落实46项重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从今年11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采取“黄标车”限行措施,并计划在两年内全部淘汰现有“黄标车”;国四标准的油品也在今冬正式登陆乌鲁木齐;继续实施“煤改气”,再降原煤消耗量,电厂实现减半发电量,其余为外网补给。
  据测算,乌鲁木齐市2013年全年可实现减少原煤消耗700万吨,将形成减排二氧化硫3.7万吨、烟(粉)尘1万吨、氮氧化物2万吨的能力。
  张新友也坦言,尽管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总体上进展顺利,但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如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目前乌鲁木齐市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仅为55.9%,各类工业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污染防治等治理工作仍需不断深入,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还需有效落实。
  眼下更紧迫的是,随着“煤改气”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化,乌鲁木齐对天然气的需求猛增。但受国家天然气调配计划制约,目前全市天然气供应量缺口仍然很大,进而影响了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同时,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还缺乏更积极的政策支持,环保工作需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长期、艰巨的工程。但面对未来,乌鲁木齐环保人信心十足。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环保】周生贤会见美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 
    10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联邦环保局前局长、苹果公司环境事务全球副总裁莉萨·杰克逊女士,双方就环保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