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环境】我国极端天气频现 雾霾笼罩城市 |
(时间:2013-11-7 10:28:29) |
金沙江上游雪山群雪线上升,冰盖萎缩和消融明显。
夏季高温热浪刚过,东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又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随后台风频繁生成和登陆,而各地雾霾天气更是不时发出高级别预警。越来越多的城市、城镇正在遭到来自气候变化的威胁,而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也在加剧气候变化,因为城市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体。 气候变化与城镇化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气象局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主要聚焦于低碳城镇化,对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城镇化挑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关注和研究。 1 雾霾高温亟待控制 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空气质量的持续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这种气候现象会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在这些负面影响的背后,则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成本。 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更多需要从本国的现实情况和条件出发,基于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具体成因作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安排。绿皮书指出,应对大气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区域协调、部门联动,长期重治、短期重防。 “治理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各界的长期持续关注和行动。”绿皮书指出,大气污染治理也应该成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除了雾霾,近年来,多地夏季的持续高温也正逐渐成为一种气象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绿皮书指出,长江流域、江南和华南地区是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重灾区,全国最热的10个省会城市有9个位于这一地区。 2013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是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突出。持续高温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等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防御和减轻日趋严重的高温热浪灾害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应予以高度重视。绿皮书提出,完善高温预警机制,加强高温应急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2 气候变化仍将持续 对气候系统多种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气候系统变暖毋庸置疑。绿皮书指出,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系统的证据越来越多。 自1950年以来,观测到许多变化在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时间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近年来,有关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系统的证据更多、更强。 绿皮书分析认为,人为影响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因子。多信号检测和归因分析表明,自20世纪早期以来,在量化的人为和自然强迫的贡献中,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贡献来自温室气体。 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末期及以后时期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主要取决于累积CO2排放,即使停止CO2排放,气候变化的许多方面也将持续许多世纪。这表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CO2排放产生了长达多个世纪的气候变化持续性。 根据绿皮书分析,随着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大部分陆地区域的极端热事件将增多,极端冷事件将减少;很可能的是,高温发生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偶尔会发生冷冬极端事件。 绿皮书分析,中国能源活动的CO2排放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但是,这一分析有个前提: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时相比1990年减排30%~35%,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进行强有力的减排行动。 中国的经济结构将在2020年之前发生重大变化。绝大部分高耗能工业产品产量在2020年之前达到生产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目前的钢铁、建材,以及有色金属、化工产品产量已经能够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以及工业生产的需要。而这几个高耗能工业部门和相关行业,消耗了中国过去10年新增能源的70%。如果这些部门的耗能不再增长,同时考虑其能源效率提高,中国能耗上升的一个很大的驱动力就消失了。 此外,从政策环境上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很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导向。如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要下降40%~45%。 3 城市面临更多风险 近10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干旱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明显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成为规模庞大的承灾体,更容易遭受灾害并造成重大损失。 首先,气候变化使得华东区域自北向南的沿海海平面变化情况的地域差异更加明显。根据1978~2007年的数据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最为显著,远远高于华东其他沿海地区。 其次,气候变化给区域内城市人体健康带来风险。绿皮书认为,高温等极端天气的增加,除直接造成人类死亡率增加外,还有导致部分疾病发病率提高等多种潜在影响和风险。 城市化对区域气候也产生影响。 城市过快的发展导致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土地不合理利用现象增加。如城市河道和低洼地被侵占和填埋,城市高楼、道路、桥梁建设增多,路面硬化增加,城市水塘、河湖、绿地不断减少,但是,城市排水能力并没有相应地提高,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建设仍旧滞后或缺失,如气候风险评估缺位、联动机制不完善、公众参与不足、灾害基本法不健全等。 绿皮书指出,暴雨成灾与暴雨突然而至、强度大、范围广有关,但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几乎不能人为控制和消除。因此,要减少城市暴雨成灾,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反思发展与灾害的关系,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减少灾害损失、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城市发展与改善环境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如何避免高碳化发展模式的各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资源禀赋的制约。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近20年来一直徘徊在70%左右。由于资源禀赋所限,中国近期采用相对低碳或无碳的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大量替代煤炭的可能性有限,而且还面临着需要将固体煤炭转化为液态燃料以保障交通用油安全的压力。 其次是发展阶段的制约。中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别较大,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更大。因此,一些城市在相当长时期内的首要任务将是发展经济。 第三,是节能减排不平衡的制约。以单位GDP能耗为例,2009年在有观测值的214个城市中,城市间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另外,中国城市工业、交通和建筑的运行能耗均高于发达国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到2020年中国城市通过应用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可实现的CO2减排潜力约17亿吨,其中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分别占62%、24%和14%。 4 探索低碳城镇化 “城镇居住人口已超过50%,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说,因此,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时必须结合城镇化。 超过7.1亿人生活在中国的城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镇聚集,城镇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王伟光认为,如何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 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高碳锁定逐渐形成。这是一种积重难返的高碳锁定城镇化,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一段时期内很难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说,这也要求我国必须走低碳路线。 因此,绿皮书提出,推进低碳城镇化,就要在城市治理和规划设计中,协同考虑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与灾害的不同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进行适应性管理,打造低碳城市。 很多中小城市经常面临发展优先的选择困境,即使一些已经显示出强烈意愿希望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中小城市,也需要在长期的低碳发展目标和短期的GDP增长目标之间做出选择。 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之间资源禀赋差异极大,很多中小城市凭借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和优越的资源禀赋,承接了大量从东部沿海转移的产业。但中小城市由于基础设施等各种条件相对落后,很难吸引到高科技无污染的产业。由于环境容量越来越小,节能减排的标准越来越高,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大部分属于能源、原材料等初级加工业,其中有很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中小城市必然为他们的低碳发展带来挑战。 绿皮书分析认为,同大中型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低碳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由于不具备大城市的政治优势和历史机遇,只有根据其自身特点、基本能力和资源禀赋,才能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发展道路。 在中国,工业生产能耗和建筑能耗是社会能源消耗最大的两个领域,建筑行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4%,工业行业能耗则占64%。绿皮书分析认为,鉴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国民经济对工业企业的依赖仍然很大,工业建筑的能耗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绿皮书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评出978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按照项目地区分布来看,除甘肃、青海、贵州及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获得此标识的绿色建筑。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