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规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甘肃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出台
(时间:2022/9/29 11:09:33)

  为促进甘肃省建筑节能水平提升,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要求,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了《甘肃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绿色建筑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稳步提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化改造有序推进,建筑电气化率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建筑建造方式更加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绿色建筑全产业链逐步完善,力争走在全国建筑节能领域前列,与全国同步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新建城镇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试点示范和绿色建造示范工程;有条件的新建城区按照绿色生态城区(镇)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新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累计新增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累计新增城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不低于500万平方米;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规划》提出了促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推动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提升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水平、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推动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探索区域建筑能源协同发展模式、探索区域建筑能源协同发展模式、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等10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中明确提出,鼓励在政府采购工程中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优先采用可循环利用及高强耐久材料、节水器具、节能产品等,推广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砌体材料、高性能门窗、结构保温一体化板等,逐步提高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比重,提升甘肃省绿色建筑工程品质。制定绿色建材应用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及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培育绿色建材认证机构,加快推进绿色建材应用。鼓励在建筑中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产品,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利用率。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建筑、市政工程、景观工程等项目,在满足设计、技术和使用功能要求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开展技术研发和特色经营,进一步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在促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中提出,开展建筑节能适用技术、材料、产品体系研究,破解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等方面技术瓶颈,推广高能效用能设备。执行新建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公共建筑72%节能标准,适时推行更高的节能标准,推动农村住宅实施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绿色农房进行设计和建造。加强建筑节能材料、部品、产品的质量管理,重点关注墙体保温材料、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部品节能性能要求。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提出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规划》还倡导在公共建筑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中推广采用装配式建筑,鼓励在农房建设项目中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推进菜单式建筑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加快推进集成厨卫、管线分离等技术体系的应用。推广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提升建设工程结构安全、节能环保水平。推广精益化施工建造,引导施工企业研发与精益化施工相适应的部品部件吊装、运输与堆放、部品部件连接等工艺方法,研发推广精益化施工安装配套装备和机具,提升现场施工工业化水平。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4家国际碳中和机构签约 中欧碳中和合作研 
  7月14日下午,“兴邀天下·共创未来”国际创新产业(42.980, -1.36, -3.07%)合作大会系列活动之中欧碳中和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兴成功举办。大兴区与4家碳中和领域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媒体合作:010-80801894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